灰熊是 French。在加拿大,至少在渥太華,當有人說:「He is French.」,很可能是指:他是來自魁北克法語區的 French Canadian。但,灰熊可是正港的 French,是來自歐洲那個法國的法國人。
那年,灰熊大學剛畢業,法國男子當兵可以選擇到駐外使館服替代役,於是他來到了渥太華,在法國大使館服務。
有一天,我們好幾個同學約好在市中心的購物中心會面。志緒子先到國會大廈(Parliament Hill)一帶照相,才抵達渥太華不久的灰熊剛好也到那裡走走,結果志緒子果然四海皆兄弟,交朋友超快的,馬上就把他帶到我們的聚會地點。
我第一眼看到灰熊,第一印象是,這個人長得蠻猥褻的。回台後我曾經向他人敘述我的此一印象,對方回話:「怎麼個猥褻法?難不成他當場掏出他的『傢伙』?」
並不是,但我也不知為何我會有如此第一印象。不過,人就是這樣,相處久了,越看就越順眼了。
第一天見面,他說話時,眼睛全都是對著罌粟。罌粟是標準的韓國人長相(未整形),丹鳳眼,身材高佻。後來比較熟了,他告訴我他就是喜歡眼睛倒吊的東方女人。我曾將他對女人眼睛的此一偏好告知罌粟,罌粟聽了,驚呼:「他根本是種族歧視!」呃,會不會反應太激烈了點?只能感嘆:男有情,妹無意!
灰熊愛死了有關亞洲的一切:亞洲的風景、建築、文化、食物、女性、甚至悶熱潮濕的空氣。他曾無奈的開玩笑:「我沒辦法對亞洲女孩生氣!」
灰熊想學中文,我也想多學一點法文,所以我們兩人後來開始語言交換。他的大使館有一個年紀較長的老法知道他想學中文後,還鼓勵他日後到亞洲找一個「長髮字典」(long-hair dictionary)。
灰熊斗室般的租屋處牆上掛了他的許多攝影作品,有他旅行過的緬甸、吳哥窟等地的建築與風景,在他的作品下,這些景緻相當動人。受了他的影響,我也開始對東南亞的人文建築產生興趣。
他喜歡嘗試新口味的食物,這點和志緒子及我很雷同,那時渥太華有一家衣索比亞餐廳,怎麼樣?沒吃過吧?我們結伴興高采烈去吃了幾次。小小的唐人街(Somerset Street)上還有一家黎巴嫩的點心舖,好吃到讓我至今仍懷念不已!
灰熊與我見面的機會很多。週末時,大家相約到加拿大文明博物館(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)欣賞印度舞蹈,逛逛市集,或者與志緒子等大夥兒在酒吧的露天座位喝啤酒、聊天……….
我多半時候都是一個人旅行。一個人旅行有很多好處,例如,時間的運用很自由,想走哪兒就走哪兒。可是,這一系列整理這些加拿大的生活點滴時,赫然領悟:不就是這些朋友,才讓我的旅行經驗更美好、更多采多姿嗎?好朋友可以彼此激盪出火花,互相拓展視野;一個宅女或宅男再怎麼自我砥礪、自我成長,缺少這些火苗,還是有所限制吧!
真的不能再躲在舒適區當宅女了!
該是再去旅行見見世面的時候了!
國會大廈前廣場。 攝影/紅番茄(下同)
與渥太華相連的 Hull 屬於魁北克,但距離渥太華市中心只有一點走路距離。這是法屬文化的節慶活動。
10/25 補充:不好意思,記憶老化,把 Parliament Hill 誤記成 Capital Hill,已經改過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