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應該都有一些特有的怪癖吧!譬如說,特別受不了某些事情、聲音或畫面等等之類的。拿我來說吧,我特受不了有些「檯面上」的奇怪英文發音。我並不是認為所有人說英文,發音一定都要很標準才行,我才沒有那麼嚴苛的標準。非以英文為母語的人,如果講英文一定都要發音標準才能說得出口,那大家乾脆嘴巴閉起來,面面相覷好了!
那,什麼是我所謂的「檯面上」呢?非以英文為母語的人以英文演講,或接受英文媒體訪問時使用英語回答,那是他有以該語言演講或受訪的必要,但他說話的內容才是重點,用來傳達內容的語言只是媒介,是使用作為與全球溝通的共同平台,所以就算發音不標準,應該沒有人會苛求。
所以,上述情況不屬於我說的「檯面上」。我指的檯面上,是例如台灣的商業廣告刻意要講英語時,或者台灣新聞播報員在鏡頭前,面對大眾要ㄌㄠˋ一兩個英文單字時。
我個人私以為,廣告主的目的既然是在向大眾塑造自己的專業形象,至少也應該注意到你所使用的語言是否正確,發音是否標準,才能與你的形象相得益彰,甚至有強化的效果吧(廣告主選擇英文作為廣告旁白的目的,應該就是想要強化某些形象,不是嗎)?而新聞記者或播報員的發音正確本來就是基本要求,既然你選擇使用一兩個英文單字來放入播報內容,那麼播報前先査査那個單字怎麼唸(中英文皆然),應該也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吧?
以廣告來說,我常常覺得奇怪,廠商既然都已經砸重金作廣告了,而廣告公司也決定搞個英語旁白了,為什麼不乾脆找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「出聲」,這樣發音才會悅耳動人,引導閱聽眾進入廣告所要帶領我們的情境呢?
很多台灣人講英文,母音的發音位置常常傻傻分不清楚,唸起「mat、met、mate」,或者「men、man、main」,聽起來一模一樣,沒有差別(通常是前面三個單字都是唸成 met,後面三個單字都是唸成 men),我每次聽到這種英文發音的廣告旁白,耳朵都會好癢啊!阿你廣告商是花不起錢請個發音正確流暢的人來嗎?
不久前有個汽車廣告,找了個台灣人講英語旁白,想要塑造雅痞優雅的形象,那個女聲就是屬於這種母音辨識度很低的聲音,每次聽我都覺得很礙耳:阿林是沒人才ㄏ一ㄡ?(我的台語OS)
前陣子某個英語教材暨英語補習班在電視密集打廣告,請個「幼幼電視台」起家的什麼蘋果、橘子還是葡萄柚姐姐之類的,向大眾說明學英文的樂趣,然後她說了一句經典名句:「English is 放!」喔!我的耳朵好不蘇胡啊!這個廣告主在驗收廣告時,難道沒有察覺哪裡不對勁,要求整句重新配音嗎?
這讓我想到,很多人唸「兒子」或「太陽」的英文時,也是唸成「喪」。Arghh!
這兩天聽到有新聞主播報導有關蘋果「iPad」的新聞,她說的是「蘋果的『埃配』使用……」。播報內容出現第一次「埃配」時,我的耳朵立即豎了起來,小心翼翼的等待第二次出現,想確定她唸的是不是就是我所想的。果然,唸「配」就算了,唸完「配」後立刻就接其他字,並沒有停頓的空間。啊,我隱性的強迫性行為又發作了,耳朵好不蘇胡啊!
講到不舒服,我忽然聯想到摩斯漢堡的廣告。摩斯漢堡多年來都是使用相同的女聲作為廣告旁白,那個聲音也是讓我很不蘇服。我真的很好奇:那個女聲到底是假音,還是她原本的聲音?如果是她原本的聲音的話……….呃,好同情她!
留言列表